烟花爆竹的核心成分为氧化剂(如高氯酸钾、硝酸钾)和还原剂(如铝粉、硫磺),其化学反应决定燃烧特性。产品按运动轨迹和效果分为九类,按危险性分为A/B/C/D四级,其中C/D级为民用。需注意苯甲酸钾属于还原剂,氯酸钾因高感度被禁用。
能量特征反映火药对外做功能力,与气体产物的做功量相关;燃烧特性取决于燃烧速率和表面积,需区分两者概念。火药的热点半径越小、临界温度越高,敏感度越低。燃烧速率受成分、温度及压力影响,表面积则由几何形状决定。
烟火药的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是危险评估重点,前者涉及摩擦作用下的爆炸风险,后者包含冲击与摩擦双重因素。静电感度需同时满足静电产生难易与放电火花敏感度。爆发点越低,热敏感度越高;相容性分内(组分间)外(与包装物)两类,直接影响稳定性。
生产需遵循单一工序原则:氧化剂/还原剂分工作业,高感度药物专机处理,禁止球磨机混合氯酸盐。干药储存限时24小时,湿法配药需通风散热,药物干燥禁用明火。引火线制作时动力装置需物理隔离,中转库禁止堆放未散热药物,防止意外燃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