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在汾水边触景生情所作,通过描绘“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的秋景,隐晦地表达了个人失意境遇与对历史的复杂感慨。诗中化用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的典故,暗合唐玄宗仿汉武帝祭祀的行为,借古喻今,引发对汉唐盛世相似性的历史联想,暗示对时局的隐忧。
诗人以“兴绪逢摇落”点明愁绪与秋景的交织,将“秋声”的肃杀意象与自身外放经历结合,透露出对仕途挫折的哀愁。后两句通过“秋声不可闻”强化情感张力,既指自然秋风的萧瑟,亦隐喻政治际遇的寒凉。
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汾上惊秋的创作背景为依托,通过历史事件与个人境遇的映照,形成多层意蕴。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因诗人久历政事的敏感,也与其开元年间从驾祭祀后突遭外调的失意境遇密切相关,最终在诗中交织出对时代与命运的深沉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