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权臣石敬瑭深受后唐明宗李嗣源信任,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并兼任六军诸卫副使,掌握内外兵权。然而随着李嗣源年迈多病,石敬瑭与法定继承人秦王李从荣的矛盾逐渐显露。李从荣性格轻浮残忍,与大臣不和,石敬瑭对其不服,意图脱离洛阳政局,寻求地方实权。
933年,契丹边境入侵动向及吐谷浑部族侵扰加剧,朝廷需派重臣镇守北方。石敬瑭主动请缨,但李嗣源仍命其兼任六军诸卫副使,导致石敬瑭拖延赴任。经反复商议,李嗣源最终解除其副使职务,改授太原军政留守职责,并统辖大同、彰国等军镇,使其成为后唐北方握有重兵的藩镇势力。
石敬瑭上任前,李嗣源与其含泪诀别,双方表面维系忠诚,实则暗藏权力裂痕。此次调动标志着后唐兵权控制权逐步向地方藩镇转移,为后续政局动荡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