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中国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新闻引发热议。外媒报道称,该导弹以15马赫速度精准命中南海移动靶船,迫使美国里根号航母撤离。但经核查,相关报道未出现在主流外媒中,且提及的禁航通告时间矛盾(试射日为8月5日,通告为8月14日),被质疑为国内营销号虚假新闻曝光,通过伪造外媒信息博取关注。
尽管新闻真实性存疑,中国研发东风-27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发展仍具可能性。美国五角大楼机密泄露文件曾提及该型号,且中国已有东风-17乘波体弹头技术优势作为基础。东风-17采用钱学森弹道滑翔特性,通过承波体弹头在大气层内滑翔,提升命中精度与突防能力;而桑格尔弹道水漂弹原理则依赖双锥体弹头,技术难度较低。
对比国际现状,俄罗斯先锋高超音速武器已实现陆基部署,射程达1万公里,末端速度超20马赫。其匕首、锆石等型号分别覆盖空基与海基发射,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打击体系。美国虽早期投入高超音速技术研究,但因技术路线分歧(如超燃冲压弹与承波体弹头)进展滞后,尚未实现武器化。
中国未来或基于东风-17/27技术,拓展空基(轰六搭载)与海基(055型驱逐舰)发射能力,完善三位一体打击体系。此外,朝鲜火星-8导弹外形与东风-17相似,但技术来源不明,引发外界猜测。当前,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复杂度及实战部署方面领先,美国仍需突破技术瓶颈以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