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国产替代是过去二十年来最成功的案例之一。通过重资产投入和技术积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企业成功打破国际寡头垄断格局,推动国产液晶面板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终端产品价格从万元降至千元以下,且产品品质得到国际认可,如京东方屏幕被苹果采用,印证了中国技术突破的实质性进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日本、欧洲引入数百条彩电生产线,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随着液晶技术成熟,日本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占据94%市场份额,韩国企业则在90年代后期借助政府支持逐步取代日本地位。中国早期通过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自主研发,建立试验性TN LCD生产线,虽未形成规模,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京东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自主创新与国企改革的结合。1992年,王东升临危受命接管濒临破产的774厂(北京电子管厂),通过改革扭转颓势。这一案例揭示了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也为中国在芯片等重资产产业追赶国际水平提供了经验。当前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仅剩中、日、韩三国竞争,中国已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