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推进“脱亚入欧政策背景”,派遣岩仓使节团考察欧美工业文明学习路径。使节团在美国目睹现代化成果,伊藤博文以流利英文演讲展现日本开放姿态,美国媒体盛赞其为“朝阳国家”。随后赴欧洲考察德国工业化经验,德国铁血政策成为日本效仿对象,主张强化天皇统治与对外扩张。
明治政府将明治义务教育制度列为改革核心,1872年推行四年强制教育,提出“无人不读书”口号。尽管教育赋税争议事件引发部分民众抗议,但全民入学率至19世纪末达95%,培养了大量实务人才,奠定商业与工业基础。
日本通过参与1873年奥地利万国博览会参展成果,展示传统工艺并吸收西方技术。国内手工业者借鉴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动瓷器等产业升级。此举既传播了日本文化,也为贸易立国战略提供了实践方向。
岩仓使节团归国后,政府主导工业化进程,效仿德国模式建立管控体系。同时,四大财团发迹历程与明治改革紧密关联,教育赋税争议事件和国民效忠天皇教育的推行,共同塑造了日本近代化转型的独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