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0.无欲和有欲能观到什么? 第一章(6)

主播: 谢明语
最近更新: 10小时前时长: 09:44
3000分钟逐章逐句讲透老子《道德经》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恒无欲观照自然之道

# 恒有欲平衡现实需求

# 分化过程中的主客关系

# 名项束缚与概念边界

# 主体感知客体状态

# 玄之又玄辩证统一

# 众妙之门万物本源

《道德经》第一章探讨了恒无欲与恒有欲的辩证关系,指出两者并无高下之分,而是互补的观察视角。恒无欲观照自然之道,强调摆脱主观成见以体悟道的本质;恒有欲平衡现实需求,则涉及个体在现实中的目标权衡与分化过程,需通过主客关系的区分来适应社会标准。
分化过程中的主客关系揭示了人类感知的局限性。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如幸福概念)受名项束缚与概念边界影响,这些由文明发展衍生的名相框框,成为焦虑与迷茫的根源。老子提出,有欲虽导向分化,却为小我生存所必需,而无欲则需超越名项,回归自然无为。
文本进一步解析“玄之又玄辩证统一”的哲学内涵,认为有欲与无欲、可道与恒道等对立概念同出一源,需通过双向观照实现矛盾统一。最终,“众妙之门万物本源”呼应了“万物皆出一门”的思想,强调道的幽深玄妙是统摄万物的终极奥义,而破除名相束缚是接近道的关键路径。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