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击穿类型分析涵盖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介质。碰撞电离击穿原理是各类绝缘材料击穿的本质机制,其中气体击穿后因分子流动性强可快速恢复绝缘性能,而液体击穿后因离子残留仅能部分恢复。固体绝缘击穿分为电击穿(高电压、短时间)、热击穿(低电压、长时间)和电化学击穿(腐蚀性击穿);放电击穿因环境条件不确定,无法定义电压与时间规律。
屏护装置安全条件要求固定式遮栏高度为1.7米,户内栅栏不低于1.2米,户外栅栏不低于1.5米。金属材质屏护需接地或接零,栏条间距不超过0.2米,并设置警示标识。涉及带电设备时,遮栏门需配备连锁装置,确保操作安全。
架空线路安全距离需综合考虑电压、设备类型、环境等因素。居民区架空导线垂直距离要求:1000伏以下为6米,10千伏为6.5米,35千伏为7米。跨越建筑物时需经审批,且与可燃屋顶建筑禁止跨越。线路与树木、绿化区间距不小于3米,与火灾爆炸厂房需保持防火间距。
绝缘老化长期影响指材料在热、电、机械力等长期作用下性能退化,而绝缘损坏多为短期外力或污染导致。击穿电压特性对比显示,液体击穿强度高于气体,电击穿作用时间短于热击穿。历年考题分析强调需掌握气体击穿场强与电场均匀度的关联性,以及固体击穿后无法恢复绝缘性能等核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