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二章02.电气事故及危害(二)

主播: 秋秋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22时长: 23:08
注安师|技术|精讲课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漏电保护装置应用

# 直接接触电击分类

# 间接接触电击判定

# 单线电击回路分析

# 两线电击危险因素

# 跨步电压电击场景

# 高压电弧烧伤后果

# 电流灼伤形成机制

# 皮肤金属化伤害特征

# 永久性电烙印特征

# 电气机械性伤害机制

# 电光眼致伤原理

电气事故分析中,漏电保护装置应用是关键考点。直接接触电击分类指人体接触正常带电体(如插座、导线),间接接触电击判定则基于设备故障带电(如绝缘破损)。真题案例显示,漏电保护器跳闸需区分设备状态,如正常带电的直接接触或故障带电的间接接触。
电击形式包括单线电击回路分析(电流经人体与地面形成回路)、两线电击危险因素(双手接触不同电位导体)及跨步电压电击场景(地面电位差导致)。单线电击危险程度与地面电阻相关,两线电击则取决于接触电压与人体电阻。
电伤类型涵盖多种机制:高压电弧烧伤后果最危险,电流灼伤形成机制与电流平方、电阻及时间相关,需电流通过人体;皮肤金属化伤害特征为金属微粒渗入皮肤,电烙印特征为永久性斑痕;电气机械性伤害机制由电流引发肌肉收缩导致骨折,电光眼致伤原理涉及弧光中的紫外线与红外线伤害。
真题解析强调区分电击与电伤,如电弧烧伤属于电伤,跨步电压触电属于电击。案例表明,故障状态(如绝缘破坏)引发的电击为间接接触,带电抢修中绝缘失效则为直接接触。术语准确性与判定逻辑是解题核心。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