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在博医养生文化讲座中,围绕生命四大指针(血压、体温、呼吸、心跳)展开讲解。血压变化与健康影响方面,强调血压本质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低血压会导致血流停滞,高血压则可能引发血管破裂,需通过安静状态测量判断真实血压水平。体温调节与疾病预防部分指出,体温低于36℃属低体温,与癌症风险相关;长期低烧可能预示消耗性疾病,而高烧需警惕急性感染并发症。
中医视角下,气血运行与末梢循环被重点解析。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血双重作用维持末梢循环,肺气不足会导致皮肤、口腔、胃肠等部位有血无气,需通过黄芪、蛹虫草等保健食品补肺肾气。中西医结合养生理念提倡将西医指标与中医气血理论结合,如低血压人群需关注低血压人群健康风险,通过温补药物调节。
针对特定疾病,徐老师提出胆结石保守治疗原则:无症状胆结石无需手术,可通过鸡内金、金钱草配方的排石散缓解,并调整饮食习惯预防结石增长。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策略强调调肝养脾,配合原花青素等保健品延缓病情。此外,氯金粉温补肾阳功效被详细说明,其作为虎骨替代物适用于低体温、低血压及慢性消耗性疾病,需按体质调整剂量。
讲座最后强调健康养生大智慧实践需结合生活习惯调整,如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并重视胆囊健康与饮食习惯关联,反对过度医疗干预。通过中西医理论融合,帮助听众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