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僧》讲述了山东长清寺一位道行高深的老僧突然元寂后,其魂魄意外附体于河南一位坠马身亡的公子身上,开启了一段跨越生死的奇幻经历。僧人虽借公子之躯重生,却因严守戒律的本性,拒绝酒肉与妻妾侍奉,甚至对家事漠不关心。
灵魂与公子身体合二为一后,他坚持返回长清寺庙,凭借对寺庙旧事的熟悉,说服弟子接受其身份。面对家人屡次以金银绸缎相诱,他仅收下一件布袍,最终重返寺庙修行,延续生前清苦生活。
蒲松龄借故事强调,僧人魂魄能跨越千里不散,源于其心性坚定。即便身处奢靡环境,他仍能抗拒诱惑,坚守本心。这一情节引发对人性原则的思考,凸显《聊斋志异》以奇幻笔法探讨现实哲理的特点。故事通过高僧灵魂附体重生、公子身份与僧人本性的冲突,以及重返寺庙的执念,刻画了超越生死的精神坚守,成为聊斋中兼具奇幻色彩与道德启示的经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