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网络虽发达,但亲密朋友数量并未显著增加。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的“新皮质社交容量理论”(邓巴数)指出,受大脑新皮质限制,人类维持亲密关系的人数上限约为150人,其中真正的好朋友不超过10个,印证了“亲密朋友数量限制”的普遍规律。
研究显示,交友耗时存在“不同年龄交友耗时差异”:青少年需43小时建立一般朋友关系,成年人则需94小时;而成为知己的时间,青少年比成年人更长。这表明成年人因“自我认知与交友筛选”能力更强,能更快筛选出契合的社交对象,减少无效社交。
孔子提出的“共同人生目标交友观”强调“志趣相投”的重要性,认为交友需以相似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为基础。与其追求数量,不如专注质量,正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揭示的深层社交逻辑,这亦呼应了“人类社交人数上限研究”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