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面临从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到教育领域过剩的结构性传导。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教育革命因技术迭代与市场错配被迫加速,催生学历贬值就业困境,高校扩招导致学历过剩,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学历含金量持续下滑,加剧“毕业即失业”现象。
生育率下降传导压力至教育资源过剩。2022年新生儿较2016年减少近半,幼儿园关停潮率先爆发,未来过剩将蔓延至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过剩问题显现,2035年预计小学、初中教师过剩分别达150万、37万,教育资源过剩连锁反应冲击教育体系稳定性。
就业结构供需失衡凸显劳动力市场矛盾。一方面,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2023年国考录用比70:1),传统制造业却面临蓝领用工荒(83%企业缺工);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与产业升级需求脱节,高校培养周期滞后于技术迭代,高精尖领域仍依赖海外人才引进。
破解困局需推动职业教育双轨融合,回归职业属性并强化与产业联动。同时,教育需应对产能过剩传导效应,平衡扩张与质量,引导大学生从“学历竞争”转向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重塑,以缓解教育过剩结构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