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进入高消费时代,以汽车和家电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深刻改变了民众生活。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两机一箱”升级为彩电、空调、汽车的“3C”组合,推动消费支出激增。松下杏之柱、本田宗一郎等产业精英的崛起,与日本消费技术革新形成双向推动,加速了经济复苏。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展开,日本通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逐步打破封闭经济体制。1960年《自由化大纲》实施后,出口额五年内翻番,但对美国贸易首次出现顺差也引发争议。产业界围绕官民协商体制与贸易自由化产生分歧,通产省曾提议政府重点扶持钢铁、汽车等弱势产业,但因担忧官僚垄断和反垄断法争议未完全落实。
尽管争议不断,日本官民协商体制仍通过产业卡特尔模式部分保留。例如,三菱重工业通过合并增强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则以丰田、日产为核心整合上下游资源。这些举措强化了日本在重工业与汽车领域的产业卡特尔模式,但也反映出政策制定中平衡保护与开放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