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战败后经济濒临崩溃。丰田集团副社长石田退三与赤井久义赴东京与盟军谈判,争取恢复生产。石田退三通过坚持与盟军谈判战后生产,成功推动丰田织布机出口贸易,获得英国订单,缓解企业生存压力。盟军最终允许丰田生产卡车和公共汽车,1947年推出丰宝出租车,但资金短缺仍困扰公司。
1949年,丰田喜一郎因反对裁员与银行产生分歧。三井银行提出注资条件,包括裁员、部门拆分及派驻专务监督。丰田喜一郎被迫接受裁员危机,在谢罪大会上引咎辞职。石田退三凭借与三井银行支持的密切关系接任,其商人思维与果决作风为丰田注入新活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汽车订单(朝鲜战争汽车订单)使丰田扭亏为盈。石田退三多次邀请丰田喜一郎复出,后者坚持研发小型车,最终在1951年战争缓和后重启汽车梦想。丰田通过织布机出口和战争订单实现复苏,奠定“销售的丰田”战略基础,并与三井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企业走向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