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血管堵、炎症多?中医力荐3个“消炎穴”!每天按5分钟,血栓消了、全身通!

所属专辑: 艾灸治病108招
主播: 冯名雨
最近更新: 6小时前时长: 10:55
艾灸治病108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合谷穴消炎镇痛

# 内关穴心脏排毒

# 足三里全身消炎

# 痰毒引发血管淤堵

# 热症对应急性炎症

# 瘀症导致血管堵塞

# 颈动脉斑块中医调理

# 刮痧疏通淤堵经络

# 艾灸缓解胃部炎症

# 气血淤堵引发炎症

中医认为血管淤堵与炎症问题多与痰毒作祟、气血淤堵相关。通过调理关键穴位可疏通经络,缓解热症和瘀症。文中以颈动脉斑块患者为例,指出舌质暗紫、舌下青筋怒张是血瘀表现,需结合清热与活血化瘀双重干预。
合谷穴作为上肢消炎镇痛要穴,能缓解面部、咽喉及眼部红肿热痛。按压时需针对骨缝施力,配合刮痧可加速炎症消退。案例显示,虎口刮痧后眼部分泌物减少,验证其对广义“口部”问题的调节作用。
内关穴专攻心胸淤堵,是心脏排毒关键穴位。按揉可改善胸闷心悸,配合艾灸能缓解胃部反酸呕吐。作为心包经与三焦经交汇点,内关穴通过调节阴维脉平衡,对心胃疼痛均有显著疗效。
足三里作为全身消炎要穴,可提升脾胃功能,解决慢性炎症。艾灸此穴配合淡盐水清胃,能改善萎缩性胃炎等消化问题。向下刮痧足三里至下巨虚,可联动大小肠经,促进气血循环,加速坏死炎症细胞代谢。
通过按揉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结合刮痧与艾灸,可多维度解决血管淤堵和炎症问题,体现中医“通调兼顾”的调理原则。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