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作业通过加热金属至熔融状态后浇筑至砂型模具中成型,但需重点防范危险有害因素。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包括火灾爆炸、灼烫、尘毒危害、噪声震动及高温热辐射,其中砂型外壳清砂工艺风险易产生砂尘和二氧化硫等毒害气体。冲天炉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源于碳不完全燃烧,铸型浇注二氧化硫产生环节则与金属杂质硫元素相关。
铸造工艺安全技术措施要点涵盖工艺布置、建筑要求和除尘要求。铸造车间工艺布置规范要求砂处理清理工段隔离措施采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分隔,大型车间可单独设厂房;造型制芯工段风向布置原则需依据最小频率风向厂房布局标准,在采暖地区布置于非采暖季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非采暖地区则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设置。
铸造工艺操作安全要求强调固定作业工位便于实施铸造固定工位防尘措施,如通风除尘管道安装。铸造砂尘防护技术规范需在配砂、混砂等工序中控制砂尘扩散。此外,铸造高温热辐射防护要点需避免高温金属飞溅,并减少热辐射对人员的持续影响。2023年未考察的铸造作业安全技术要求预计将回归考核重点,涉及工艺布置与尘毒危害防护等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