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屏使用与视力保护争议
近期,西安市家长建议学校取消电子屏教学,认为电子屏导致学生眼睛疲劳和近视比例上升。未央区人民政府回应称已落实“电子屏使用五项管理”,包括单节课使用不超过10分钟,非必要情况不使用,并加强学生视力保护措施。
专家观点与多校实践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专家指出,电子屏对视力的影响与参数、距离和使用时长有关,建议儿童单次使用不超过15分钟。浙江、湖北、江苏等地学校尝试“无屏课堂宿课日”,通过限制使用时长或植入限时软件控制电子屏使用。部分学校推广低蓝光护眼屏幕,从硬件端降低健康风险。
家长分歧与科学用眼建议
一项2800余人参与的投票显示,53.4%网友支持合理使用电子屏教学,30.9%主张取消。专家强调,近视预防需结合青少年近视预防方法,如日间户外运动每日不少于2小时,遵循“20-20-20”护眼法则,家长需管控课后电子设备时长,与学校共建科学用眼习惯培养体系。
教育现代化与平衡方案
电子屏作为教学多媒体设备争议焦点,其优势在于提升教学效率与互动性,但需避免过度依赖。教育数字化变革趋势下,建议制定分学科使用指南,探索传统板书与电子课件结合模式,并在硬件优化(如投影仪优先)、使用规范(观看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4倍)等方面寻求平衡,实现教学创新与健康保护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