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冲突与战争导火索
1978年8月至11月,越南多次在中越边境发起武装挑衅,包括袭击中国难民、非法侵占领土、推倒界碑等行为。邓小平针对越南边境武装挑衅事件作出“必须教训”的决策,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间的直接导火索。
中国援助与越南背叛
自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对越军事援助规模达对外援助总额的48%,涵盖粮食、武器及兵力支持。然而,越南在胡志明逝世后,李隼执政越南反华政策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越南将中国列为“最直接敌人”。
越南备战与外部支持
越南为实现统一东南亚战略意图,联合苏联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并扩编陆军至28个师、空军至4个师。越南中越边境驻军规模超10万人,形成攻击防御体系,试图依托苏联越南军事同盟条约牵制中国。
战争过程与结果
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对越作战战术以闪电攻势突破防线,越军精心部署的部队仅坚持28天便全线溃败。苏联未支援越南原因包括忌惮中国军力及美国潜在干预,最终未履行条约承诺。
历史意义与反思
对越自卫反击战印证了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同时揭露霸权主义侵略必然失败的规律。越南野心膨胀与李隼反华政策导致其战略误判,而中国通过此战再次向世界声明了和平发展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