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物质与燃烧特性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的自燃条件需满足千克级大量堆积与长时间蓄热,其内部热量累积达到燃点后引发自燃。这与自然液体或固体的自燃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强调物质量的临界值对自燃现象的影响。
氧化性物质与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液体通过释放氧气促进其他物质燃烧,即使自身不可燃。有机过氧化物因热不稳定性易发生放热自加速分解,其遇热或受冲击可能引发爆炸或剧烈燃烧。此类物质对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抗性,因其自身可分解生成助燃氧气。
健康危害与毒性机制
急性毒性通过半数致死量(LD50)评估,经口、经皮或吸入途径均可能引发致命效应。皮肤腐蚀表现为溃疡、出血等特征,而皮肤致敏则导致红肿、脱皮等过敏反应。呼吸道致敏可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环境与剧毒化学品管理
水生环境危害分为急性与慢性类别,慢性毒性需结合生物富集数据评估。剧毒化学品通过半数致死量(LD50)及吸入阈值界定,其极性毒性类别一标准涉及大鼠实验数据。抑制毒化学品分类调整由公安部门牵头,联合药品监管、安监等多部门提出方案,重点监管非药品类品种的生产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