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围绕粉尘爆炸特性展开,重点分析了粉尘与气体爆炸的差异。粉尘爆炸感应期较长且破坏程度更大,但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低。需注意“速率”与“速度”的术语差异:速率仅描述大小,而速度包含方向性,因此粉尘与气体爆炸的压力上升速率不能直接比较。
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包括可燃性、悬浮浓度及足够点火能量。封闭空间并非必要条件,但粉尘爆炸后可能因不完全燃烧引发二次爆炸或中毒风险。粉尘爆炸的热交换方式以热辐射为主,而气体爆炸以热传导为主,这一差异在2020年考题中成为关键考点。
爆炸极限受粉尘分散度、力度、湿度及惰性物质含量影响。分散度高、力度细、湿度低或惰性成分少时,爆炸极限范围扩大。需警惕力度对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对爆炸压力的影响更大,这一特性在历年考试中多次出现辨析题。
防火防爆技术方面,施法作业可降低压力上升速率,但无法改变最低着火温度;长除尘管道可能因湍流加速爆炸压力。燃烧与爆炸的转化条件包括密闭环境下的压力积聚及热量传递,需关注炸药燃烧转化为爆炸的临界条件。课程强调通过强化细节理解,避免考试中对术语和比较逻辑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