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火防爆技术中,动火作业硬隔离措施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操作。当涉及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或管道时,必须采用拆管或盲板抽堵等动火作业硬隔离措施,严禁使用水封或普通阀门隔离。根据GB30871标准,动火气体浓度合格标准需严格遵循:爆炸下限≥4%的可燃气浓度需<0.5%,爆炸下限<4%的则需<0.2%。
惰性气体吹扫置换要求包括使用氮气等惰性介质对系统进行保护。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需采用氮气冲压镇压保护技术,确保惰性气体含氧量不超过2%。在涉及可燃液体输送或设备检修时,惰性气体需用量需根据氧含量计算公式确定,如爆炸下限为11%时,氮气需用量需通过21%氧浓度基数进行换算。
机械性火花防控措施强调避免摩擦撞击风险,要求使用有色金属防爆工具,并禁止穿戴钉鞋作业。防爆照明灯具选用规范要求电气设备采用专用防爆结构,避免与易燃系统形成回路。动火作业中断超过60分钟需重新进行动火分析,作业现场需配备消防器材,乙炔发生器需保持安全距离。
真题案例验证了相关标准的应用场景,如甲烷管道动火需确保浓度<0.5%,含氧氮气瓶选用需<2%含氧量。这些要求体现了防火防爆技术中系统性风险控制的专业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