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人员等,根据住所和居住时间划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居民个人判定标准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纳税年度内累计居住满183天,需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全球所得征税;非居民个人则仅就中国境内所得纳税。居住天数计算以入境、出境当天不满24小时不计入为规则。
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分为九类,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工劳稿特)为核心项目。工资薪金所得需基于雇佣关系,包括劳动分红、公务补贴等特殊情形;劳务报酬所得强调独立非雇佣劳务,如营销奖励、董事费收入等。稿酬所得限于以图书、报刊形式发表的作品,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涉及专利权、著作权等使用权收入。
工劳稿特四项中,居民个人需合并计算税款,非居民个人则分项计算。其他五类(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单独计税。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前者涵盖劳动合同内收入,后者针对独立劳务。特殊项目如托儿补助、差旅津贴等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无需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