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叔痤作为魏国将领,在浑水北岸与韩赵联军交战时大获全胜,擒获赵将。魏惠王大喜,亲至城郊迎接,并欲赏赐其百万亩土地。公叔痤推辞不受,强调战役胜利源于三军之势地形分析的精准判断、无起后人的军事训练传承,以及魏惠王圣明法度治军原则的实施,认为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战局不溃散的优势。
魏惠王采纳其谏言,转而封赏无起后人二十万亩土地,巴林与川峡地区各十万亩,以表彰前人功绩。公叔痤提出“不居功道家理念”,主张功绩应归于集体协作而非个人,这一思想与《道德经》中“圣人无绩”的治国应用相呼应。魏惠王深受触动,额外追加四十万亩封地予公叔痤,使其总封地达一百四十万亩。
最终,魏惠王通过土地封赏功臣后代的策略,既彰显了君主对历史贡献的尊重,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予人多者自富”的治理智慧。公叔痤的谦逊与魏惠王的明察,共同塑造了君臣协作的典范,突显战国时期军事与政治联动的独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