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英国工厂通过缩短劳动时间的实验颠覆了传统生产论断。罗伽德纳的普雷斯顿工厂将每日劳动时间从12小时减至11小时,结果显示:在同等工资劳动效率下,工人用更短时间完成相同产量,同时获得更多空闲时间,而资本家通过资本能源消耗节约(如煤炭、燃气)维持了同等生产成本。这一工时减少产出不变的案例证明,劳动时间的科学调整能实现劳资双赢。
生产效能的提升与机器速度提高效能密切相关。实验表明,织布车间未改造设备但缩短工时后,工人凭借专注力和劳动强度系统性强化,单位时间产出反超原有水平。霍洛克斯和杰克逊工厂的同类实验进一步验证,缩短劳动时间效果直接推动劳动凝缩,为后续法定工作日限制提供实证依据。
技术改进成为资本应对工时压缩的关键手段。蒸汽机通过优化活塞冲击频率和传动结构,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扩大动力输出;纺织机则通过增加工具规模或提升转速强化生产效能。这种机器速度与劳动强度的双重提升,使得资本在法定工作日内实现了更系统化的劳动榨取,标志着工业化生产从粗放转向精细化管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