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审计-第20章内部控制审计-202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

所属专辑: 0基础学CPA审计
主播: 考伯乐
最近更新: 5天前时长: 03:56
0基础学CPA审计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定义

#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 整合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区别

# 控制测试涵盖期间要求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目标分类

# 内部控制审计证据获取标准

# 内部控制测试覆盖期间范围

# 信息使用者决策准确性保障

# 控制有效性测试时间跨度

# 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验证

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的定义与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是指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的特定日期,通常为会计期间截止日(如12月31日)。基准日需反映该时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需结合基准日前足够长期间(如2个月以上)的运行数据进行验证,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测试期间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控制有效性测试需覆盖基准日前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例如从10月1日至12月31日。测试涵盖期间越长,提供的审计证据越充分,越能支持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在整合审计中,控制测试的覆盖期间应与财务报告审计中信赖内部控制的期间保持一致,以提高效率并避免重复工作。
内部控制目标的分类与审计重点
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战略目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主要关联报告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则涉及其他目标。审计需区分两类目标,并针对基准日有效性进行针对性测试。
审计实务中的注意事项
内部控制审计需明确区分财务报告审计的测试范围,避免误导信息使用者。考试或实务中,题目或业务场景会明确标注审计类型,以降低混淆风险。审计结论需基于充分证据,确保语言清晰、结论客观,符合专业性与准确性要求。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