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名将林仁肇为应对北宋威胁,向江南国主李煜提出收复淮南计划。他分析赵宋因连年征战兵力疲惫,建议主动渡江收复后周时期丢失的江北失地,并承诺若战败愿以“叛臣”之名独自担责。但李煜因南唐军事经济实力薄弱,拒绝采纳这一冒险策略。
林仁肇转而策划诈取吴越计谋,提议假意叛唐引吴越出兵,趁机夺回其领土。然而李煜仍无动于衷,导致良策落空。北宋太祖赵匡胤视林仁肇为心腹大患,利用南唐使者往来之机,通过伪造画像和府邸布局实施反间计策略,暗示林仁肇已暗中投宋。
李煜之弟李从善在汴梁见到林仁肇画像后,误信其叛国,向江南传递虚假情报。李煜未加查证便以鸩酒冤杀忠臣,自毁长城。赵匡胤借此扫除南唐屏障,加速制定征伐计划。林仁肇被冤杀事件成为南唐亡国前兆危机的关键转折点,凸显江南政权在战略决策上的致命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