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伤寒论第八十三至八十八条

最近更新: 2025-04-14时长: 03:46
每天读懂一条《伤寒论|太阳病篇》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汉家体质虚弱多汗

# 重发汗误治伤阳

# 发汗后恍惚心乱

# 小便后阴部疼痛

# 瘀瘀凉丸温阳敛津

# 胃阳不足神志不宁

# 收塞小便缓解疼痛

# 阳气不足脉象细弱

《伤寒论》第八十八条针对汉家体质虚弱多汗人群,强调此类患者因胃阳不足,本已存在阳气亏损。若误用重发汗治法,会导致阳气进一步耗损,引发神志不宁、发汗后恍惚心乱等症状。
患者误汗后,阴津受损,出现小便后阴部疼痛,此因阴筋失于濡养所致。此时需以瘀瘀凉丸温阳敛津,其组方中附子、干姜可温补阳气,五味子、茯苓能敛气生津并调节水液代谢,人参则补气固本,共奏镇安心神、收塞小便之效。
临床应用时,需结合患者体质特点,如脉象细弱、易汗多汗等胃阳不足表现。若见发汗后恍惚心乱、排尿疼痛等典型症状,可辨证选用瘀瘀凉丸。该方通过温阳与敛阴双向调节,既改善阳气虚损,又修复阴津耗伤,体现《伤寒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此条文警示医者:针对汗证患者,需审慎使用发汗法,避免重发汗误治伤阳。治疗重点应立足于恢复阳气平衡,兼顾阴液润养,瘀瘀凉丸的配伍思路为此类证候提供了经典范例。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