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九十七-1条指出,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若出现口渴症状,提示病情由少阳传入阳明经。小柴胡汤的适应症包括少阳病典型表现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当阳明经热盛证候显现时,需调整治法以针对阳明病特点。
阳明经热盛伤津的病机以热邪炽盛、津液耗损为主,表现为口渴加剧。此时需采用清热生津的治法,如白虎加人参汤的临床应用,既能清除阳明热邪,又可补充津液。例如,患者初服小柴胡汤后少阳症状缓解,但出现口渴的阳明病症状,表明病邪已传阳明,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上需结合症状与脉象综合判断。若患者原有往来寒热的少阳病特征,治疗后转为口渴、燥热等阳明经热盛证候,则需从少阳阳明合病的角度分析,运用针对性方剂。这一条文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提示医者需动态观察病情演变,确保治疗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