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六十条论述误用泻下法与发汗法导致的复杂病证。治疗伤寒病时,若先以泻下法(如泻药)损伤肠胃精微气血,再施发汗法(如桂枝汤、麻黄汤)耗散阳气,会引发内外巨虚。患者表现为震寒(畏寒战栗)、脉微细(细弱脉象),此系阳气不足温煦失职与阴血不足脉象表现的双重病机。
内外巨虚病机分析指出,泻下法误用后果是损伤阴血,发汗法过量危害则损耗阳气,最终导致阴阳两虚。此时需通过温阳补血治疗方案恢复机体平衡,例如四逆汤温阳救逆,方中附子、干姜、甘草可回阳固脱。
临床应用中需注意震寒症状鉴别诊断,若患者出现脉微细气血不足及畏寒战栗,应避免继续攻邪,转而采用扶正固本策略。此条文强调伤寒病治疗禁忌:不可滥用攻下与发汗,须根据阴阳盛衰调整治法,确保专业性与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