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赴朝作战。讨论中提及军事技术代差劣势,指出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对抗美军现代化武器,代价巨大。与会者强调美国对华核讹诈的威胁,并回顾原子弹爆炸威力数据,包括广岛和长崎的核爆伤亡情况,以及苏联原子弹技术援助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1953年停战协定签署后,中国高层开始反思核武器的重要性。彭德怀在总结朝鲜战争时强调,国家需发展强大军事工业,否则将长期受制于人。钱三强提出核能研究规划,认为技术研发需十年周期,但经济关和核材料勘探难题成为主要阻碍,需依靠苏联援助解决设备与技术问题。
讨论进一步聚焦中国核材料勘探难题,指出尚未发现可开采铀矿的困境。与会者主张通过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突破瓶颈,同时提出勒紧裤腰带发展原子能的决心。最终共识认为,核武器研发是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需克服经济、技术及资源多重挑战,避免重蹈朝鲜战争中“武器不如人”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