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中国成立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标志着原子弹研发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宋任穷被任命为首任部长,钱三强、刘杰等人任副部长。该部门专门统筹核武器研制工作,重点解决同位素分离技术空白问题,需从零开始自主研发。宋任穷强调,原子弹研发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资源匮乏的困境。
为推进原子弹研发,中国引进苏联P1导弹作为教学样品,但面临设备维护和保密挑战。苏联专家对导弹发动机保护提出严格要求,而中方科研人员主动延长学习时间,加强对弹体结构的研究。与此同时,铀矿勘探团队在恶劣环境中付出巨大牺牲,多名工作人员因事故、疾病或意外身亡,遗体被要求安葬于便于家属祭扫的朝阳山坡。
宋任穷以身作则,主动脱去上将军装,强调核工业部工作需淡化身份、专注使命。他提到铀矿勘探与国家命运直接相关,号召团队以“穷国办大事”的信念,依靠精神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此外,部门严格实施国家安全保密措施,例如为专家配备外观低调的车辆,避免引起潜在敌对势力注意。
文本还通过科学家转行的案例,展现科研人员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而中断原有研究方向的奉献精神。最终,核工业部的成立和团队协作,为中国原子弹研制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技术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