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契机:1956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导致苏联内外局势动荡。为争取中国支持,赫鲁晓夫对华政策转向友好,苏联技术援助松动,包括原子弹技术援助等国防领域合作。
代表团与谈判准备:1957年9月,聂荣臻作为苏联谈判代表,率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赴莫斯科,分为导弹、原子能等五个小组,强调“以人才为核心”的谈判策略主动争取,优先争取技术专家而非设备。
谈判争议与成果:双方围绕原子弹样品争议展开多轮谈判,苏方最初仅同意提供资料,最终在聂荣臻争取下达成折中方案,但样品提供时间模糊。1957年10月签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涵盖武器生产、原子能工业建设等内容,尽管部分技术为苏联旧设备或换代前产品,仍被视为重要突破。
毛泽东访苏与协定意义:为巩固谈判成果,毛泽东应邀访苏,强调支持赫鲁晓夫对华政策以稳定中苏关系。协定虽未完全解决技术转让问题,但为中国后续原子弹研发及国防现代化奠定基础,体现苏联专家合作谈判的历史阶段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