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启动西行政策,率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意图成为首位亲临西域的中原皇帝。隋唐长安城建城史可追溯至西汉,其作为丝绸之路贸易复兴的枢纽,曾以三十六平方公里规模成为欧亚大陆的商贸桥梁。张骞通西域后,丝绸、铁器等手工业品与葡萄、石榴等物种通过长安双向流通,但因东汉末年的战乱与政权更迭,商路屡遭中断。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宇文恺主持营建新长安城,为隋朝商路安全战略奠定基础。在河西走廊商路整顿中,裴举河西贸易管理成为关键,他通过重建驿站、推行隋朝关税优惠政策,并推动张掖西域互市体系,使西域商人可直接与隋朝政府交易。裴举编纂的《西域图记》详细记载北、中、南三条欧亚商道,成为后世研究西域的重要资料。
面对土玉魂商路袭扰事件,裴举联合突厥帖乐部削弱其势力,保障商路畅通。隋炀帝西行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结,西域诸国遣使助祭恒山,印证了隋朝对丝路贸易的控制力。这一系列举措为后续唐朝的盛世贸易网络奠定了制度与地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