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早有吞并西蜀的意图,但因缺乏正当的伐蜀借口而暂未行动。西蜀作为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为赵匡胤统一战略的关键目标。此时,西蜀主孟昶因沉迷享乐、任用佞臣,逐渐荒废朝政,其治国失策为赵宋提供了可乘之机。
西蜀内部对是否向赵宋纳贡称臣产生分歧。宰相李昊主张主动称臣以避战祸,但枢密使王昭远错误决策,认为蜀道天险可阻宋军,并提议联合北汉夹击汴梁。这一北汉联合计划看似具备战略价值,实则暴露了西蜀的野心。孟昶采纳王昭远建议,派使臣携带蜡书密信联络北汉,却因使臣赵彦涛投宋献书而败露。
赵彦涛投宋献书事件直接为赵匡胤提供了伐蜀战略借口。赵匡胤以孟昶勾结北汉、挑衅宋廷为由,宣称出师有名,正式启动吞并西蜀的军事行动。这一转折点既暴露了西蜀统治集团的战略失误,也凸显了赵宋对地理优势与政治借口的精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