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高怀德在都押衙李楚云帐中提议拥立都点检赵匡胤为帝,称幼主难立军功。赵匡义与赵普协同谋划兵变策略,赵普指出"点检为天子"的传言已传遍军营,将士以"散伙归田"相胁,迫使赵匡胤接受拥立。
众将深夜部署,次日清晨围堵中军帐高呼万岁。赵匡胤佯装推辞,赵匡义以"天命所归"劝说,赵普则强调"违天命则失人心"。最终高怀德捧出衮龙袍欲为赵匡胤加身,赵匡义故作阻拦以营造被迫即位的假象,随后三军跪拜宣誓效忠。
赵匡胤提出"不犯皇室、不扰臣民、不掠财物"三条军令,众将承诺后整军返京。先锋慕容延钊提前回师,潘美、楚昭甫奉命入汴梁通报并保护赵氏族人。
事件存在多处疑点:北征未战即返、现成衮龙袍来源不明、赵匡胤全程未显慌乱,暗示此次陈桥兵变或为预谋的政治策划。虽无直接证据,但黄袍加身的仪式性安排与赵普、赵匡义的主导角色,均指向精心设计的权力更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