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条

最近更新: 2025-04-14时长: 03:39
每天读懂一条《伤寒论|太阳病篇》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藏劫无阳症的症状表现

# 不往来寒热的阴寒特征

# 舌上胎滑的寒湿辨证

# 不可攻下的治疗禁忌

# 温阳驱寒的治疗原则

# 寒湿凝结的病理机制

# 阳气不足的体质特点

# 李中汤的温中散寒作用

藏劫无阳症是《伤寒论》中描述的一种复杂病症,其核心病理机制为体内阳气不足,导致寒湿凝结。患者表现为无发热、无烦躁等阳气旺盛症状,反而呈现阴寒特征,如畏冷乏力。此症区别于其他外感病的关键在于“不往来寒热的阴寒特征”,即患者仅有持续寒感而无热象交替。
从体征观察,患者呈现“其人反静”的状态,这是阴寒耗损精神所致。舌诊方面,“舌上胎滑的寒湿辨证”尤为重要,舌苔白滑提示寒湿内盛,成为判断病性的关键依据。针对这种病症,中医强调“不可攻下的治疗禁忌”,禁用泻下法以免损伤正气,需遵循“温阳驱寒的治疗原则”。
治疗上主张通过温补阳气化解寒湿凝结,常用方剂如“李中汤的温中散寒作用”,其成分可健脾益气;四逆汤则能回阳救逆,通过甘姜、附子等药物温通经脉。这些方法旨在恢复“阳气不足的体质特点”,促进寒湿代谢,而非强行攻逐邪气,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