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税法-第14章税务行政法制-186税务行政复议(上)

所属专辑: 0基础学CPA税法
主播: 考伯乐
最近更新: 3天前时长: 06:43
0基础学CPA税法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 必经复议前置条件

# 复议管辖机关

# 具体行政行为类型

# 复议申请人资格

# 被申请人限制条件

# 加处罚款复议程序

税务行政复议的定义与范围
税务行政复议是当事人(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等)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的活动。复议范围涵盖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减税免税、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征税行为。其中,涉及税款征收、加收滞纳金及代扣代缴行为等属于必经复议前置情形,需先经行政复议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复议管辖机关的确定规则
复议管辖遵循“向上一级机关申请”的一般原则。例如,对各级税务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级税务局申请;对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或国家税务总局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国家税务总局或原机关申请复议。特殊情况包括:共同行政行为的复议由共同上级机关管辖,被撤销税务机关的行为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上级机关管辖。涉及加处罚款争议时,仅对加处罚款不服的向原处罚机关申请,而对罚款和加处罚款均不服的则需向上一级机关申请。
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规定
复议申请人超过五人时需推选1-5名代表参与。被申请人(即作出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不得委托本机关以外人员参与复议程序。这一限制确保了复议过程的专业性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核心争议点与程序要求
具体征税行为的复议前置是核心争议点,包括纳税期限、地点、税率适用等细节。复议机关需对原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决定。申请人在提交复议时需提供相关证据,而复议程序允许和解与调解,但必须遵循法定审查流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